台酒董事长吴容辉甫上任就力推「年轻化」,在检讨旗下商品市占率与成长率后,决定在啤酒市场主打「18天台湾生啤酒」,锁定年轻族群为主要客群,并计画租借冷藏车,未来由台酒营业所直接配送至通路商,希望短期内销量能从一年5、60万打,提升至100万打。
吴容辉昨表示,上任15天来都在看资料、听简报,在检视台酒旗下各品牌產品的市占率与成长率后,发现「生啤酒」为台啤独有產品,和年轻族群连结度也较高,自 4年前开始销售,虽被海尼根视为头号劲敌,却叫好不叫座,目前一年也仅生產5、60万打,相当可惜,因此决定列为主力產品,大力推广。
以目前台酒营业所与地方经销商签约的贩售模式来看,多由经销商取货后再送至通路。不过,由于生啤酒未经过杀菌,运送上需要全程冷藏,再加上生啤酒有18天赏味期限,一旦过期,还须负担回收成本,反而增加通路商负担。
因此,比起一般的台湾啤酒或金牌啤酒,某些经销商会把低温冷藏配送的成本转嫁到通路商身上,在比较利润后,多数通路商选择只卖金牌而不卖生啤酒。有鑑于此,吴容辉说,目前正在研拟由台酒租借冷藏车供地方营业所使用,并由营业所直接配送至通路端,减少成本浪费,达到大量铺货的目标。
在行销策略上,吴容辉说,以往会以「给折扣」的方式推销新品,但这次打算转换成「母鸡带小鸡」模式行销。举例来说,若通路商进货10箱金牌啤酒,就把过去给的折扣转换为生啤酒额度,用销路较好的金牌啤酒提高生啤酒能见度,不仅可扩大铺货范围也能衝高销量。
吴容辉说,过去在菸酒公卖局时代时,合计所有啤酒销量一年可达500万打,2002年开放竞争,在海尼根和麒麟夹攻下,台酒市占率一路下滑,希望这次能用18天生啤酒「一天比一天好,吃掉他牌市占率」,并在短期内能突破一年生產100万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