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吃方便面了?
一盒方便面、一瓶啤酒,想当年这应该是很多加班族的“标配工作餐”,也是春运长途火车上必备的“美味”。
然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吃过方便面了,甚至饿了也不会想到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方便面的东西可以充饥。
不想不知道,正是因为人们对于方便面的“冷落”,导致了2015年中国方便面的销量大幅下滑了12.5%。
替代方便面的是什么呢?
不仅仅是方便面,还有很多消费品同样如此。
>>>>
“春运必备神器”——方便面
过去的方便面:
以前,方便面因为价格便宜、食用方便被称为中国的“大众食品”,据统计,每年有400多亿包方便面被中国人吃掉。火车上、游戏厅、办公室……到处可以闻到浓浓的方便面味道。
特别是每年春运,方便面都会是人们火车上必选的食品,加班狗们也会在办公室备上一箱方便面以便充饥,宅男宅女更是把方便面当成居家必备的充饥食品。甚至在前些年,各种耳熟能详的方便面广告也成了人们脍炙人口的口头禅。
现在的方便面:
经济日报报道,根据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2015年方便面在中国的销量大幅下降了12.5%。
原因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结构与营养均衡,餐桌上的菜肴也日益丰富。方便面则一直被人们冠以“不健康”、“没营养”的名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尽量少吃或不吃方便面;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外卖已经发展成为较成熟的模式,这对上班族来说是一个福音,订一份外卖并不比泡一包方便面麻烦多少,所以加班族们更倾向于更方便、更多样化的选择。
>>>>
“夏季撸串神器”——啤酒
以前的啤酒:
夏季撸串、冬季火锅。以前,啤酒是聚会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特别久别不见的老友见面,总会喝得酩酊大醉、不醉不归,啤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人们饭桌上的主角。
现在的啤酒:
新华网在近日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从2014年7月至今年5月,我国啤酒产量已连续23个月下滑,5月产量同比减少5.2%。同样是《中国购物者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啤酒销售下降了3.6%。
原因分析:
有分析人士称啤酒销量的下滑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但是也应该注意的是,啤酒容易引起尿酸高、“啤酒肚”等问题,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的今天,已经有人逐渐意识到了喝酒对身体的危害,甚至一些人在餐桌上“以茶代酒”,尽量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另外,尽管整体经济的调整影响啤酒行业的发展,但是酒桌上的红酒却已经越来越常见。新华网此前报道称2015年中国红酒的进口额要比2014年增长34.3%。红酒等洋酒在中国的普及对于啤酒销量也造成不小的冲击。
>>>>
受捧的服饰名牌——真维斯、美邦、达芙妮
以前的服饰名牌:
几年前,真维斯、美邦、达芙妮、班尼路等名牌虽然价格不高,但是在款式和质量上得到很多人的接受,一些小城市中也仅有几个大的商场能见到这些店面,很多人将买这些牌子的衣服视为荣耀,同时也承载了很多人青春的记忆。
现在的服饰名牌:
随着城市的发展,从商场专柜到街边店面,甚至到超市门口,都能看见这些品牌的店面,并且往往打着“买一送一”、“5折”、“节日大促销”的口号。
据新华网报道,真维斯董事长杨勋曾表示:最近三年,真维斯关闭了超过30%的门店,2015年真维斯实体店的销售额也是呈下降的趋势。
原因分析:
网上购物的兴起对于传统的服装零售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杨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真维斯的实体店销量大不如前,但是其网店的销售额却在节节攀升。
的确,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业余爱好”,足不出门便可买到心仪的衣服、享受贴心的服务,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走进商场挑选衣服。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转战线上是很多传统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
曾经卖肾也要买——苹果手机
以前的iPhone:
很多iPhone迷紧随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更换手机,还有一些人对自己也能买一部iPhone手机翘首以盼,小新曾经有几个朋友宁愿省吃俭用也要攒钱买iPhone。
现在的iPhone:
近段时间,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也出现了下滑。据中国网报道,根据苹果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2016年第三财季净营收比去年同期下滑27%,在中国的收入下滑33.1%。
原因分析:
分析人士认为,苹果产品销量的下滑一方面源自于苹果手机自身技术以及功能的创新没有满足消费者的期待,但是更多的是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华为、OPPO、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功能一样能达到苹果手机的水平,谁还会花更多的钱去买iPhone手机呢?
资料图。来源:广州日报
由此看来,虽然中国目前的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但这正是促进了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
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生活越来越便利,对于消费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为人们生活服务的企业也要顺应发展的潮流而调整发展方向,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